感应经其二
原文
论衡曰。阳燧取火。方诸取水。二物皆当以形势得。阳燧若偃月。方诸若圬杯。若二器如板状·安能
得水火也。阳隧・用五月丙午日午时。錬五色石为之。形如圆镜。向日即得火。方诸。以十一月王
子夜半时。炼五色石为之。状如圬杯。向月即得津水。今取大蜯蛤向月。亦有津润。淮南子云。阳燧
见日。熯而为火。方诸见月。津而为水。注云。皆五石之精。阳燧圆以仰日。得火。方诸圬而向月。
得水。又云。阳态之取火于日。方诸之取露于月。天地之间。玄微忽恍。巧暦所不能推其数。然以掌
握之中。引类于太极之上。而水火可立致者。阴阳相感动然之也。
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一•感应一•五石精
译文
《论衡》中说:阳燧(聚光镜)可以取火,方诸(集水器)可以取水。这两种物品都必须依靠其特定的形状和结构来实现其功能。阳燧的形状像弯月,方诸的形状像瓮杯。如果这两种器具像板子一样平整,怎么能取到水和火呢?
阳燧是在五月丙午日的午时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圆镜,朝向太阳就能取到火。方诸是在十一月的子夜时分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瓮杯,朝向月亮就能得到津水。现在,如果将大蜯蛤(大蛤蜊)对着月亮,也会有津润的现象。
《淮南子》中记载:阳燧在见到太阳时,会发热变成火,方诸在见到月亮时,会产生津水。注释中解释说,这些都是五色石的精华。阳燧是圆形的,仰面朝向太阳,就能取到火。方诸是瓮形的,倾斜朝向月亮,就能取到水。书中还提到,阳燧从太阳取火,方诸从月亮取露水。在天地之间,这种玄妙的变化是无法通过巧妙的历法来推测其规律的。然而,通过掌握这些器具,利用太极的原理,可以立刻得到水和火,这是因为阴阳相互感应而产生的现象。
逐行注解
-
论衡曰。阳燧取火。方诸取水。
- 《论衡》说:阳燧可以取火,方诸可以取水。
- 注:阳燧和方诸是古代用来取火和取水的器具。
- 《论衡》说:阳燧可以取火,方诸可以取水。
-
二物皆当以形势得。阳燧若偃月。方诸若圬杯。
- 这两种东西都是通过其形状和势态来实现的。阳燧的形状像弯月,方诸的形状像瓮杯。
- 注:器具的形状决定了它们的功能。
- 这两种东西都是通过其形状和势态来实现的。阳燧的形状像弯月,方诸的形状像瓮杯。
-
若二器如板状·安能得水火也。
- 如果这两种器具像板子一样平整,怎么能取到水和火呢?
- 注:强调形状对功能的重要性。
- 如果这两种器具像板子一样平整,怎么能取到水和火呢?
-
阳隧・用五月丙午日午时。錬五色石为之。形如圆镜。向日即得火。
- 阳燧,在五月丙午日的午时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圆镜,朝向太阳就能得到火。
- 注:详细描述了阳燧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时间。
- 阳燧,在五月丙午日的午时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圆镜,朝向太阳就能得到火。
-
方诸。以十一月王子夜半时。炼五色石为之。状如圬杯。向月即得津水。
- 方诸,在十一月子夜时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瓮杯,朝向月亮就能得到津水。
- 注:详细描述了方诸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时间。
- 方诸,在十一月子夜时,用五色石炼制而成,形状像瓮杯,朝向月亮就能得到津水。
-
今取大蜯蛤向月。亦有津润。
- 现在取大的蜯蛤对着月亮,也能有津润。
- 注: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类似的现象。
- 现在取大的蜯蛤对着月亮,也能有津润。
-
淮南子云。阳燧见日。熯而为火。方诸见月。津而为水。
- 《淮南子》记载:阳燧见到太阳,会发热变成火,方诸见到月亮,会产生津水。
- 注:引自《淮南子》的记载,进一步解释阳燧和方诸的原理。
- 《淮南子》记载:阳燧见到太阳,会发热变成火,方诸见到月亮,会产生津水。
-
注云。皆五石之精。阳燧圆以仰日。得火。方诸圬而向月。得水。
- 注释中说,这些都是五色石的精华。阳燧是圆的,朝向太阳,就能得到火。方诸是瓮形,朝向月亮,就能得到水。
- 注:说明阳燧和方诸的材料及其形状对功能的影响。
- 注释中说,这些都是五色石的精华。阳燧是圆的,朝向太阳,就能得到火。方诸是瓮形,朝向月亮,就能得到水。
-
又云。阳态之取火于日。方诸之取露于月。
- 又说,阳燧取火于太阳,方诸取露于月亮。
- 注:强调了阳燧和方诸各自的功能和作用。
- 又说,阳燧取火于太阳,方诸取露于月亮。
-
天地之间。玄微忽恍。巧暦所不能推其数。
- 在天地之间,这种玄妙变化是无法通过巧妙的历法来推测其规律的。
- 注:指出这些现象的神秘和难以预料。
- 在天地之间,这种玄妙变化是无法通过巧妙的历法来推测其规律的。
-
然以掌握之中。引类于太极之上。而水火可立致者。阴阳相感动然之也。
- 然而,通过掌握这些器具,利用太极的原理,可以立刻得到水和火,这是阴阳相互感应而产生的现象。
- 注:总结阳燧和方诸的功能原理,归因于阴阳相互感应。
- 然而,通过掌握这些器具,利用太极的原理,可以立刻得到水和火,这是阴阳相互感应而产生的现象。
太平廣記卷第一百六十一感應一五石精
管理员邮箱为:1157604875@qq.com。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若转载,请注明文章出处:https://www.xudaozai.cn.倘若出现侵权情况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邮箱,以便进行
The administrator's email address is: 1157604875@qq.com. The copyright of the article belongs to the author. If you want to reprint it,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of the article: https://www.xudaozai.cn. In case of infringement, please contact the administrator's email address in time for deletion and rectification work.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