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感应经》其三原文,译文。

感应经其三

原文

物理论云。十二律吕候气。先于平地为室三重。重有三重壁。扬子所谓九闭之巾也。外室南户。以布

为幔。次室北户。内室南户。并以布为幔。皆上圆下方。闭密无风。人居其中。三日观之。十二律各

以木为桉。每律各内庳外高。以律加其上。依位安置之。以河内葭莩灰实其端。若气至。吹灰去管首。

小动为和。大动为臣强。李淳风云。自古言乐声律吕者。皆本于十二管。以气应灰飞为验。后魏末。

孙僧化造六甲一周历。其序云。以管律候某月某时律气应。推校前后五六事。皆不与算历家术数相符。

此外诸书。无言候气得应验者。以理推寻。恐无实录。后魏信都芳。自云。造风扇候二十四气。每一气至。其扇辄举。斯又验矣。

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一·感应一·律吕清·陈元龙·格致镜原卷五十八

译文

《物理论》上说,十二律吕是用来观测气候变化的。首先,在平坦的地面上建造一个三层的房间,每层房间有三重墙壁,这就是扬子所说的“九闭之巾”。外层房间的南门用布幔遮挡,中层房间的北门和内层房间的南门也都用布幔遮挡,所有的房间都是上部圆形、下部方形,密闭得没有风。人在房间里住上三天进行观察。

十二律吕的每个管子都放在木架上,每个律管都是内低外高,按照位置安置好,并用河内的芦灰塞住管口。如果气流到来,会吹走管口的灰,小幅度的灰飞动表示气候和谐,大幅度的灰飞动则表示气流强劲。

李淳风说,自古以来,谈论音乐的声律吕者,都是以十二律管为基础,通过观察气流使灰飞动来验证气候变化。后魏末年,孙僧化制作了一部《六甲一周历》,他在序言中说用律管来观测某月某时的气流变化,并推算前后五六件事,结果都与算历家的术数不符。此外,其他书籍中也没有提到候气应验的方法和记录。从道理上推测,恐怕没有真实的记录。后魏的信都芳自称,他制作了一个风扇来观测二十四节气,每当一个节气到来,风扇就会自动转动,这也是一种验证。

逐行注解译文

  1. 物理论云。十二律吕候气。

    • 《物理论》说,十二律吕用来观测气候变化。
      • :十二律吕是古代音乐和历法中的基本音阶,也用于气象观测。
  2. 先于平地为室三重。重有三重壁。扬子所谓九闭之巾也。

    • 首先,在平地上建一个三层的房间,每层房间有三重墙壁,这就是扬子所说的“九闭之巾”。
      • :三重墙壁的房间设计用于密闭空间,减少外界干扰。
  3. 外室南户。以布为幔。次室北户。内室南户。并以布为幔。

    • 外层房间的南门用布幔遮挡,中层房间的北门和内层房间的南门也都用布幔遮挡。
      • :布幔用来密封房间,防止风进入。
  4. 皆上圆下方。闭密无风。

    • 房间的上部是圆形,下部是方形,密闭得没有风。
      • :房间的结构设计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气流干扰。
  5. 人居其中。三日观之。

    • 人在其中住三天进行观察。
      • :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环境来进行观测。
  6. 十二律各以木为桉。每律各内庳外高。以律加其上。依位安置之。

    • 十二律吕的每个管子都放在木架上,每个律管内低外高,放在相应的位置上。
      • :每个律管的位置和角度对观测结果很重要。
  7. 以河内葭莩灰实其端。若气至。吹灰去管首。

    • 用河内的芦灰塞住管口。如果气至,吹灰离开管口。
      • :芦灰用来检测气流的到来和强度。
  8. 小动为和。大动为臣强。

    • 小动表示和谐,大动表示气流强烈。
      • :气流的强弱通过灰的移动来判定。
  9. 李淳风云。自古言乐声律吕者。皆本于十二管。以气应灰飞为验。

    • 李淳风说,自古以来谈论音乐律吕的人,都以十二律管为基础,观察气流使灰飞来验证。
      • :十二律管不仅用于音乐,还用于气象观测。
  10. 后魏末。孙僧化造六甲一周历。其序云。以管律候某月某时律气应。推校前后五六事。皆不与算历家术数相符。

    • 后魏末年,孙僧化制作了一部《六甲一周历》,其中说用律管来观测某月某时的气流变化,推测过去的五六件事,结果都与算历家的术数不相符。
      • :孙僧化的《六甲一周历》尝试将律吕用于气象观测,但结果不理想。
  11. 此外诸书。无言候气得应验者。以理推寻。恐无实录。

    • 此外的书籍中,也没有关于候气应验的记录。从道理上推测,恐怕没有真实的记录。
      • :其他书籍中也没有提到这种观测方法的成功验证。
  12. 后魏信都芳。自云。造风扇候二十四气。每一气至。其扇辄举。斯又验矣。

    • 后魏的信都芳自称,制作了风扇来观测二十四节气,每当一个节气到来,风扇就会自动转动,这也是一种验证。
      • :信都芳制作的风扇是一种用于验证二十四节气到来的装置。
      •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一·感应一·律吕清·陈元龙·格致镜原卷五十八

 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